新闻动态
学会简介
Information Society
武汉营养学会原为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理科学会的一个分科学会,由于营养学科专业发展需要,于1984年4月6日在武汉召开了学会成立大会。以后每四年召开一次会员……[查看详细]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湖北省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2025年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5年8月16日,湖北省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研讨会在武汉市梅园宾馆隆重召开。湖北省卫健委食品处处长陈瑾、二级调研员秦健,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张立实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王志宏副所长,中国营养学会王鑫博士及湖北省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代表出席会议。


本次研讨会分为专家论坛和成员单位研讨会两个环节。

8月16日上午的专家论坛与湖北省营养学会、武汉营养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交流同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等院校、医院以及相关食品企业共计200余名学者与会,就会议主题“营养与食品安全新进展”进行了交流讨论。青岛大学马爱国教授作“中国营养学会品牌建设及DRIs研究发展”的专题报告,四川大学张立实教授解读“我国食品添加剂监管安全性要求与 GB 2760-2024”,中山大学朱惠莲教授分享“甜菜碱在健康体重管理中的研究进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刘兆平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志宏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钟文泽研究员分别作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应用实践”、“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气污染暴露与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关联与预测研究”、“营养、减重和糖尿病风险管理”的专题报告。

8月16日下午的成员单位研讨会由平台管理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湖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刘烈刚教授主持。包括14家成员单位的30多名代表与会研讨。刘烈刚教授对各有关部门、各成员单位长期以来对营养创新平台建设工作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历经多年发展,平台的成员单位数量持续扩容,工作形式与内容也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升级。在营养食品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平台始终将企业发展安全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同时正视不同企业、不同科研院所在产业布局、技术优势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致力于为成员单位间的优势互补提供广阔空间。刘理事长表示,希望以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为纽带,进一步增进各方交流协作,推动取长补短、融合创新,既要切实解决我省营养学研究和营养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更要为相关政策标准的制定提供坚实依据,助力湖北营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邀请了劲牌有限公司叶川经理作“数字标签促进劲牌数字化建设”专题报告,他分享了该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全面进入数字化转型阶段的发展历程。公司通过建立消费者全生命周期管理(CDP)、打通BC端数据链等推动企业数字化建设,并在数字标签推进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果。未来,将扩大产品试点范围,跑通数字标签推广模式,学习二维码新技术,丰富数字标签的功能等为消费者阅读食品标签提供便利,助力食品生产企业创新发展,提升市场监管工作效能。

平台各成员代表畅所欲言,分别介绍了各自近期在营养创新方面的工作成果,提出了推进营养创新方面的思路和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杨雪锋教授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及其挂靠的湖北省营养学会、武汉营养学会等单位汇报了平台创建和平台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开展重点人群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营养干预及健康管理研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营养相关产品研发、开展营养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营造营养健康环境、培养不同层次的营养人才、面向国家需求,开展乡村振兴行动等。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龚晨睿主任介绍了省疾控中心围绕居民营养健康监测、特色实验室建设发展、营养地方标准制订及应用等方面展开的工作。表示省疾控中心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依托国家级、省级项目,围绕重点人群营养相关疾病、营养监测与评估、营养健康大数据、营养科普等方面,积极推进营养创新平台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徐晓云教授提出,创新平台是湖北省实现营养食品产学研发展的重要基地。企业应思考如何转型,如何将健康营养理念与产品研发相结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进展以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建议各个部门及平台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

武汉轻工大学李玉芝副教授介绍了其所在的“食品营养与安全团队”以粮食与油脂领域的营养与安全问题为研究核心,坚持科研创新与产业服务并重的发展理念。该团队着力构建“产学研服一体化”的特色发展模式,持续推进食品营养与安全领域的全面发展。她表示,将聚焦食品功能成分的提取与功能因子的功效评价、功能性食品研发,以及粮油食品中危害因子的分析检测与安全控制、典型及新型有害物质的毒理学评价等研究方向,深化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

武汉科技大学周莉老师介绍了武汉科技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慢性病营养干预、慢性病机制和精准营养、功能成分靶向递送及功能食品开发和评价的研究进展。她表示,将持续围绕营养与慢性病开展研究,以进一步研究营养素等与慢性病的关联。

武汉商学院曾习副教授介绍了该校营养人才培养、营养科普与宣教、营养健康食品研发与成果转化、营养菜品标准化工艺研究、健康素食研究、传统食养文化传承研究等方面的显著进展。未来,该院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扩大营养宣教范围至社区、城市中心;发挥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服务行业与社会。

安琪纽特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从产学研合作情况、人才培养与科普活动合作情况、创新成果转化亮点工作、未来合作展望等方面展开介绍。公司将以创新平台为纽带,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共筑湖北营养健康产业新高地。

武汉宇科天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介绍了企业紧跟时代步伐,持续聚焦“互联网+营养健康+AI”领域,围绕仰膳配餐的熟食门店系统、仰膳净菜的半成品+炒菜机器人系统两条核心产品线展开深度打磨,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健康饮食的发展举措和思路。

湖北优唐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圣祥介绍了该公司参与“互联网+营养健康”大数据研究课题,针对糖友及三高人群营养需求,推出个性化定制功能食品、加餐代餐产品系列的做法;表示将致力于在互联网+营养健康SAAS系统大数据建设取得突破,让产学研成果真正惠及更多人群。

作为深耕营养健康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表示,企业重点实施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驱动力,持续突破技术壁垒,推动营养产业创新升级。目前,公司已构建起涵盖生物信息与计算设计、基因编辑、细胞工厂铸造、智能发酵调控等在内的全链条技术平台,将逐步形成“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完整能力体系。

湖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秘书长殷杰围绕“营养与食品安全新进展”,结合湖北特色药膳文化,探讨中医药膳在现代营养科学中的独特价值与实践路径。她指出,药膳食疗是中医智慧的现代营养转化,研究会致力于构建药膳营养体系的湖北方案,积极推动药膳从经验传承向科学创新跨越。

湖北亿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利华介绍了从推动营养创新到把控食品安全,全链条、全环节数字化、智能化管控的“亿谦模式”,表示企业将通过科技创新与全链管控,推动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深度融合。同时,公司提出以下三点意见和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平台定位与目标;推动标准制定与示范应用,引领产业升级;加强信息共享与宣传推广,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四川大学张立实教授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王志宏研究员参加研讨,在充分肯定平台工作的同时,给予答疑和指导。他们指出,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创新突破,尤其要强化交叉融合作用。不同企业、机构应立足各自的侧重点,互相补足,通过有效整合形成合力,共同发挥平台的聚合效能。省卫健委二级调研员秦健就与会代表关心的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的意义和政策支持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湖北省卫健委食品处处长陈瑾对湖北省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的建设,以及各成员单位取得显著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肯定。她指出,建设区域创新平台是国民营养计划中加强营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平台确立的重点发展方向与当前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和国民营养计划的重点任务与安排高度契合。希望该平台促进更多企业主动将群众的健康需求作为引领生产和发展的实质性目标,推动更多实体企业向营养健康领域转型发展,以实现国际普遍倡导的健康与消费观念,引导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此外,应加强营养健康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把食品、医疗、科技、投资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平台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最后,各个平台单位之间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总结经验和成果,对其创新性,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评估,凝聚平台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促进湖北省营养和健康事业发展。

湖北省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2025年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